正在阅读:复刻历史 盘点艺术珍品与3D打印的两三事复刻历史 盘点艺术珍品与3D打印的两三事

2015-03-26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sunziyi
13D打印复刻历史珍品回顶部

  【PConline 杂谈】过去,研究人员在修复历史文物时,先要在真迹上覆泥模,后做成蜡模,最后再由工匠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出仿制品,这不仅对工艺有很严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此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多少对文物造成一些损伤。现在,借助3D打印技术,传统博物馆只需对文物进行3D扫描再打印便可,简化工艺的同时也达到了零误差。


复刻历史 盘点艺术珍品与3D打印的两三事

   就目前国内而言,已有陕西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修复历史文物。一方面,3D打印可以复制那些无法翻模或不适于翻模的文物;另一方面,3D打印对局部残缺的文物进行修复。据业界内人士介绍,传统的文物复制一般是在文物上翻模,而3D打印修复文物的过程,与电影《十二生肖》中的情节十分类似,复制一件‘一模一样’的文物,现有3D技术已完全可以实现。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就曾向大家介绍过将3D打印技术引入大足石刻景区千手观音像的修复工作。工作人员通过3D激光扫描获得主尊数据,按1:3的比例打印出主尊的3D模型,用于形态修复,包括头部的倾斜角度、眼部神态等,为主尊残缺部位的修复提供参考作用。 

   当然,3D打印除了用来修复文物外,也为传统的博物馆赢来了生机,3D打印游客手册、3D打印世界名画、3D打印纪念品等等,一改过去枯燥乏味的观展体验,增进了与游客间的互动环节。下面我们就来细细盘点艺术珍品与3D打印的两三事。

smb-code-3

2世纪工程的终结者回顶部

游走于指尖的画展

   众所周知,参观博物馆时游客是严禁手触文物真迹的,但这对于那些眼睛看不见的特殊人群而言,未免显得太不公平,毕竟每个人都有欣赏美的权利。对此,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制作出精细的3D复制品,专供视力受限的朋友参观。项目一经推出,便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实际上,这些失明者中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完全丧失视力。因此,负责人Velasco找来失明及部分失明的朋友加入到项目中,从盲人的触感出发,确定哪些细节需要重点提供参考。例如,画像人物的眼睛通常需要做成凹形而不是凸形,这样才能向失明的参观者提供一个通用的参考点。在盲人的脑海里,眼睛就像一个洞。

  此外,设计师也会选择那些最适合3D打印的画作。首先,设计师要将画作细节融汇到新图像中,并用特殊的墨水打印出来;其次,再将一种化合物添加到事先标记好的区域中,让其具备外部纹理和立体感。“这类似于在面包中添加酵母使其膨胀”Velasco解释道。最后,真正的图像在填涂上原有的色彩后,再依照轮廓打印出来,巧妙的利用纹理与轮廓的方式,让名画在盲人的手下栩栩如生。

世纪工程的终结者

  作为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一生的代表作,圣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ilia)始建于1882年,很好的将哥特风格与新艺术风格融合,教堂内部与外部的复杂程度,更是令人瞠舌。或许,这正是其至今仍在修建的原因所在,据官方预计竣工时间要到2026年。

  

   遗憾的是,安东尼奥·高迪未能亲眼见证sagrada familia完工,他逝世时教堂只完成了四分之一。现在,我们借助3D打印技术,让似乎永无止境的项目有了一个确切的竣工日期,人们或将在有生之年能够目睹sagrada familia竣工这一重大时刻。

3民族文化的传承回顶部

建立“Art DNA”数据库

   一支专业的3D打印团队建立起一个关于艺术品3D扫描数据的数据库,他们称之为“Art DNA”(艺术DNA),希望借此翻开未来艺术品欣赏的新篇章。其创建的“Artficial”网站,将全世界几个重要的博物馆与历史文化遗址中的珍品,通过3D扫描的方式搬上此平台,你只需登录网站便可以欣赏那些原本存在于博物馆玻璃橱窗后面的艺术、历史珍品。

   截至现在,Artficial通过3D扫描已将大量古代藏品转化成数字文件,从希腊古典时期西方艺术模型,再到文艺复兴时期、伊斯兰教、亚洲、非洲直至希伯来文化文物都有涉猎,范围及其广泛。此外,Artficial也向大众提供3D打印服务,参观者可以将自己喜爱的历史文物打印出来留作纪念,更能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何种材料以及打印尺寸等。

   目前,Artficial主要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与光固化(SLA)技术,打印材料只有尼龙和一些光敏树脂,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未来,Artficial还计划向大众提供铸造或直接金属3D打印服务,届时顾客便能购买到金属材料的复制艺术品。

民族文化的传承

   借助3D打印技术,令很多濒危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并继续传承。巴什基尔族共有150万人分布在乌拉尔山脉西部,几个世纪以来,族人一直精心保护自己的文化,包括最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但近几十年,随着西方与俄罗斯主流文化的大肆入侵,使得巴什基尔文化日益趋向边缘化。

   为更好的保护民族文化使之不会消亡,Bashkosha与团队通过3D打印技术,为俄罗斯境内的少数民族“巴什基尔”保留其民族文化遗产。

  

   过去,女性的传统服装与头饰上所覆盖的装饰物,均由古钱币和珠宝饰品组成。现在,通过一台FDM Picaso 3D打印机,Bashkosha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塑料仿制品,甚至尝试制作一种穿着传统巴什基尔风格的“活动人偶”。

   写在最后:不难看出,3D打印对于文物保护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而各个国家也都在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大胆尝试。尽管初见成效,现阶段的3D打印技术仍存在着一些难点。除了需要文物修复人员具备一定建模知识外,在3D打印的过程中需有人看守谨防突然断电。此外,由于是逐层打印,因此打印速度也十分缓慢。由此可见,3D打印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探索,我们仍在路上。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网络办公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